测量中,可能导致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来源如下:
(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如测量烘箱的温度,不同位置烘箱的温度是不同的,当要求测温的准确度较高时,需给出明确定义。
(2)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参数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测量仪表的读数存在人为的偏倚。由于观测者的读数习惯和位置的不同,也会弓入与观测者有关的不确定分量。
(6)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
(7)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通常的测量是将被测量与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所提供的标准测量值进行比较而实现的,因此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所提供标准量值的不确定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8)引用的数据或参数的不确定度。物理学常数,以及某些材料的特性参数,例如密度线膨胀系数等均可由各种手册得到,这些数值的不确定度同样是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之一。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例如:用于计算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的近似程度等所引人的不确定度。
(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复现观测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