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A公司承包某大楼的土建和安装工程,考虑到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A公司在经得业主同意后,将空调安装工程和空调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资质的B、C两家公司。A公司考虑到分包单位较多,对工程从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工序交验、竣工验收、工程保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B公司质检员在风管质量的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室外镀锌风管的拉索与避雷带连接;(2)镀锌风管风口距离支架的距离为150mm;(3)消声器及静压箱与风管共用吊架;(4)金属风管水平安装,边长为500mm的风管,两吊架的距离为4m。风管系统经整改安装完毕后,对主、干风管分段进行了严密性检验,对相关部位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由于A公司在施工现场协调得力,使得B、C两家公司顺利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空调工程在试运行合格后,按验收程序进行了竣工验收。【问题】1.A公司对分包单位的全过程管理还包括哪些?2.指出风管检查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3.风管安装后严密性检验检查的部位有哪些?4.A公司主要协调B、C两家公司作业面安排的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16:06 中迅网校 阅读量:92

案例4【背景资料】:
A公司承包某大楼的土建和安装工程,考虑到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A公司在经得业主同意后,将空调安装工程和空调设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资质的B、C两家公司。A公司考虑到分包单位较多,对工程从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工序交验、竣工验收、工程保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B公司质检员在风管质量的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室外镀锌风管的拉索与避雷带连接;
(2)镀锌风管风口距离支架的距离为150mm;
(3)消声器及静压箱与风管共用吊架;
(4)金属风管水平安装,边长为500mm的风管,两吊架的距离为4m。
风管系统经整改安装完毕后,对主、干风管分段进行了严密性检验,对相关部位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由于A公司在施工现场协调得力,使得B、C两家公司顺利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空调工程在试运行合格后,按验收程序进行了竣工验收。
【问题】
1.A公司对分包单位的全过程管理还包括哪些?
2.指出风管检查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风管安装后严密性检验检查的部位有哪些?
4.A公司主要协调B、C两家公司作业面安排的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3【背景资料】:某建设单位新建一建筑面积为8000m²的商场,对其中的消防工程公开招标,招标文件对投标单位专业资格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招标人于3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定于3月19日开标。投标单位收到招标文件后,其中有三家单位发现设计图中防火分区划分不合理,提出质疑。招标人经设计单位确认并修改后,3月10日向提出质疑的三家单位发出了澄清。3月19日,招标人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了3个技术、经济专家和2个业主代表一起组成评标委员会,准备按计划组织开标。被招标监督机构制止,并指出其招标过程中的错误,招标人修正错误后进行了开标。经详细评审,由于B单位资格过硬、报价合理、施工方案考虑周详,最终中标。B单位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施工单位内部和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并进行了交底。在施工中,B公司项目部科学地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按合同完成。B单位在完成了消防工程的全部内容后,请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取得了合格资料。建设单位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了消防验收备案。【问题】1.招标过程中专业资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指出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什么原则?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内容包括哪些?4.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备案的时间以及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下一题:案例5【背景资料】:某安装公司总包氨压缩厂全部机电安装工程,其中氨压缩机为多段活塞式,工作压力为32MPa,电机与压缩机本体分两件进场,现场用联轴器连接。压缩机系统的管道随机组订货,现场组装试验。开工前,安装公司决定压缩机系统的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管道等主体工程由本单位自行施工,防腐保温及其他非主体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承担。施工前,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作了分项,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交底,由于交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故施工中效果明显,工程进展顺利。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安装公司在联轴器装配时,由于使用方法和工具不当,使得几个测量项目误差较大,分析原因,返工重新进行联轴器装配。事件2:分包单位防腐保温工程施工完毕,直接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被监理工程师拒绝。【问题】1.压缩机系统的管道,按压力分应属于哪一类?应进行哪些试验?2.施工方案交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事件1中,联轴器装配时,测量工具有哪些?应测量哪些内容?4.事件2中,监理工程师为什么拒绝分包的验收申请?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