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I+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如下图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入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问题: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3.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5.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4日 18:07 中迅网校 阅读量:652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I+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如下图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入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问题: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3.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5.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检验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有()。 下一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K0+000~K48+000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60±1℃恒温水槽中保温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y,计算得到Z=Y/X×100%。事件2:施工单位在K25~100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了PM2.5和SO2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问题:1.本工程中基层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有哪两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宜采用哪一种?2.本工程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底基层在粒料级配方面分别有何要求?3.事件1中试验方法除了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外,还有什么用途?4.写出事件1中Z的名称,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什么性能的指标?5.针对事件2中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写出整改措施。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