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1)全断面法;(2)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3)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事件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事件3: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事件4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治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问题】1.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1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2.事件2中哪四项为必测项目?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和工具。3.指出事件3施工中的错误。补充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漏项。4.分析事件4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5.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09:33 中迅网校 阅读量:47

案例4【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1)全断面法;(2)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3)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3: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4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治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
【问题】
1.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1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
2.事件2中哪四项为必测项目?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和工具。
3.指出事件3施工中的错误。补充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漏项。
4.分析事件4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
5.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3【背景资料】:甲公司承接了某一级公路K10+100~K18+230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施工前编制了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并通过监理审批。根据与业主所签的施工合同,甲公司将K14+280~K15+400段的路基及防护工程分包给乙公司,乙公司再将部分劳务工作交由丙公司承担,并签订了合同。该项目在实施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K11+430~K11+685段为软土地基,原设计方案为换填处理,由于当地材料缺乏,经监理、业主同意,决定变更为采用砂井处理。事件2:为便于统一进行安全管理,乙公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由甲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兼任。事件3:因为业主原因,导致工作F停工35d,甲公司为此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事件4:完工后,丙公司以分包人名义向甲公司和业主申请业绩证明。【问题】1.该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为多少天?计算工作D的最迟结束时间,并指出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2.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事件1中的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其变更应由哪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砂井成孔有哪几种方法?3.事件2中,甲、乙两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4.事件3中,工作F的总时差为多少天?甲公司可以向业主提出多少天的索赔工期?5.事件4中,丙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下一题:案例5【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80m+160m+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中2号墩位于水中,河流平均水深达6m。施工期河流不通航,水面宽度240m。地质钻探资料揭示,有厚8~12m的粉质黏土覆盖层,覆盖层以下为黏土和砂性土,桩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采用了施工栈桥、钻孔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等临时设施。栈桥基础施工有两个方案比选:①钻孔灌注桩基础;②钢管桩基础。基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工艺拟采用:①打设钢板桩围堰;②吸泥;③清底;④水下混凝土封底;⑤围堰支撑和围堰内抽水;⑥钢护筒切割;⑦立模;⑧钢筋制作安装;⑨浇筑承台混凝土。【问题】1.简述栈桥和钢板桩围堰的作用。2.根据本桥水文地质情况,栈桥基础比选方案采用哪一个更合理?简述理由。3.补充承台施工所缺少的四个施工工艺。4.指出水中墩桩基础质量控制关键点。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