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闸共3孔,闸室每孔净宽8.0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①闸底板和闸墩,②消力池,③消力池段翼墙,④斜坡段翼墙,⑤斜坡段护底,⑥翼墙后填土等。闸室底板与斜坡段底板混凝土分缝之间设金属止水片。其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施工单位为检验工程质量,在工地建立了试验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施工技术负责人的监督下,对闸底板和闸墩等部位的混凝土进行了见证取样,所取试样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试验,同时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另取一份试件作为平行检测试样,并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试验。分部工程完成后,项目法人主持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并形成“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鉴定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工完工日期、质量事故及缺陷处理、保留意见等。问题:1.请给出背景材料中主要工程内容的合理施工顺序(工程内容用序号表示)。2.施工单位在进行闸室底板与斜坡段底板分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分别指出本工程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4.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鉴定书除背景材料中给出的主要内容外,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填写?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4日 18:10 中迅网校 阅读量:694

某水闸共3孔,闸室每孔净宽8.0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①闸底板和闸墩,②消力池,③消力池段翼墙,④斜坡段翼墙,⑤斜坡段护底,⑥翼墙后填土等。闸室底板与斜坡段底板混凝土分缝之间设金属止水片。其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施工单位为检验工程质量,在工地建立了试验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施工技术负责人的监督下,对闸底板和闸墩等部位的混凝土进行了见证取样,所取试样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试验,同时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另取一份试件作为平行检测试样,并在工地试验室进行了试验。分部工程完成后,项目法人主持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并形成“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鉴定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工完工日期、质量事故及缺陷处理、保留意见等。问题:1.请给出背景材料中主要工程内容的合理施工顺序(工程内容用序号表示)。2.施工单位在进行闸室底板与斜坡段底板分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分别指出本工程见证取样和平行检测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4.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鉴定书除背景材料中给出的主要内容外,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填写?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某小型水库加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1200万元。合同约定,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10%的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同时按工程进度款5%的比例预留保留金;当工程进度款累计超过合同总价的40%时,从超过部分的工程进度款中按40%的比例扣回预付款,扣完为止。承包商提交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单位:天)。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因料场征地纠纷,坝体加培推迟了20天开始。事件2:因设备故障,防渗工程施工推迟5天完成。事件3:箱涵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因止水安装质量不合格,返工造成工作时间延长4天,返工费用2万元。事件4:至2月底,承包商累计完成工程进度款为450万元;承包商提交的3月份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报告中,包括返工费用2万元和经监理机构确认的合同工程价款320万元。问题:1.指出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用节点表示)和计划工期。2.分别指出事件1、事件2、事件3对工期的影响;指出上述事件对工期的综合影响和承包商可索赔的工期。3.计算3月份实际支付工程款。4.基坑回填时,坝体与涵洞连接处土方施工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下一题: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0m。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加固施工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所示。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三不放过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问题:1.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抢护措施。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哪几类?并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3.根据质量事故类别,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在方案制定的组织和报批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4.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说明背景材料中“三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