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
某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了监理合同,该隧道工程洞门构造如下图所示,其中K4+430~K4+455(ZK4+440~ZK4+475)、K4+525~K4+545(ZK4+540~ZK4+565)为低瓦斯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防治瓦斯的专项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和作业要点手册等文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激光隧道界限测量仪测定了隧道断面的超欠挖,提出欠挖控制要求及处理措施。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等位置严禁欠挖,对于其它位置,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每1m²内欠挖面积不宜大于0.1m²。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C(mm)值;当欠挖面积及隆起较大时,采用补炮措施进行处理。
针对超挖回填,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如下:
(1)沿设计轮廓线的均匀超挖,有钢架时,采用喷射混凝土回填,或增大钢架支护断面尺寸,使钢架贴近开挖轮廓线,在施工二次衬砌时以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
(2)对局部超挖,超挖量不超过300mm时,采用喷射混凝土回填;
(3)对于边墙部位超挖,可采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回填。
【问题】
1.根据洞门示意图,写出洞门的形式,并指出构造物A、B的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请正确排序出初期支护工序。
3.事件一中,写出C的数值,还有什么部位严禁欠挖,采用补炮措施有何影响?
4.事件一中,请逐条判断超挖处理措施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