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第7合同段为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与某监理单位签订了监理合同,该隧道工程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V级。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开工前,有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1)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2)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3)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4)二次衬砌距IV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完成,待为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了二次衬砌的施工。【问题】1.按长度划分该隧道是哪一类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2.写出图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3.事件一中,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能够施工二次衬砌的条件为哪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16:02 中迅网校 阅读量:15

案例4【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第7合同段为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与某监理单位签订了监理合同,该隧道工程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
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V级。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

开工前,有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
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
(1)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2)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
(3)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
(4)二次衬砌距IV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完成,待为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了二次衬砌的施工。
【问题】1.按长度划分该隧道是哪一类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
2.写出图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
3.事件一中,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能够施工二次衬砌的条件为哪些?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3【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甲施工单位和乙监理单位,该工程位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方路网发达,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主线长15Km。起讫桩号为K15+000~K30+000。行车道宽度为3.75m。主要工程内容有:水稳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等。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路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的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监测监控等,专项方案实施前,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按照要求进行了方案交底。同时,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向A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其由双方和B共同签字确认。事件二:路面各层施工时,施工单位项目部配置以下主要机械设备: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纤维投料机、运输车,装载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浆洒布车,振动夯实机,智能沥青洒布车等。K17+100~K17+500段基层在养生过程,具体要求如下:(1)洒水养护高温期间,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洒水;(2)铺设湿砂养护,砂垫层厚度为50~70mm;(3)基层养护期时间不少于14d;(4)养护期间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施工单位技术方案中的部分做法如下:(1)中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完成了成品改性沥青的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了一家实力特强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要求供货单位供货时需提供有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两份技术资料;(2)中面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当日摊铺作业结束后,采用斜缝设置横向接缝;(3)上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材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较高,在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取了200m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问题】1.事件一中,请写出由A,B的名称。2.事件二中,请补充施工单位路面各层施工时还需要的机械设备。3.事件二中,逐条判断养护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4.事件三中,(1)中两份技术资料的名称,逐条判断(2),(3)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下一题:案例5【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第8合同段,某桥上部为3×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为圆柱式墩,桩基础。桥面宽度为8.5m,桥面纵坡3.5%,双向横坡1.5%,桥梁高度24m。地基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砂岩。施工单位桥梁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批准,在监理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决定采用盘扣式支架搭设满堂支架浇筑连续箱梁,支架搭设高度24m,宽度9m,按规定设置纵、横、平面斜杆,并于脚手架进行连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经支架设计验算确定了布置间距并委托第三方验算,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经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后即组织施工。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完成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安装。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预压,经监理工程师现场对模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检查验收后浇筑箱梁底板和腹板混凝土。事件三:箱梁混凝土浇筑具体要求如下:(1)若箱梁体不能一次浇筑完成,需要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和第二次浇筑的时间应间隔至少12h。(2)浇筑混凝土时纵向由高处向低处浇筑,横向对称浇筑。(3)在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图纸规定值之前,不得拆除支架。事件四:本桥箱梁为C40混凝土,低松弛钢绞线,夹片式锚具。施工单位在张拉压浆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做法:(1)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持荷5min锚固);(2)在水泥浆中加入铝粉膨胀剂;(3)压浆自高处向低处进行。(4)压浆时,每一工作班组留取不少于3组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试件,同条件养护28d,进行质量评定相关工作。【问题】1.事件一中,支架工程是否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还应完善哪些手续?请简述监理机构对此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审查要点都有哪些?2.事件二中,浇筑混凝土之前遗漏了哪些验收程序和工序?3.事件二中,写出支架预压的目的都有哪些?4.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5.事件四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