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利用国有资金投资,该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主要工程内容有3km以上桥梁10座,3km以上隧道8座,填方和挖方路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项目已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该项目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项目审批时确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招标,项目计划于2024年11月1日开工。在施工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招标人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事件二:招标人向具备承接该项目能力的A、B、C、D、E五家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2024年9月9日~12日购买了施工招标文件,并在2024年9月13日上午组织了现场踏勘。招标文件中规定2024年9月27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事件三:五家投标人均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按照规定提交了投标文件。2024年9月29日下午3时,在当地的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公开开标。事件四: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1人、招标人2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问题】1.请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请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4.请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15:54 中迅网校 阅读量:7

案例3【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部利用国有资金投资,该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主要工程内容有3km以上桥梁10座,3km以上隧道8座,填方和挖方路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项目已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该项目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项目审批时确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招标,项目计划于2024年11月1日开工。
在施工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招标人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
事件二:招标人向具备承接该项目能力的A、B、C、D、E五家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2024年9月9日~12日购买了施工招标文件,并在2024年9月13日上午组织了现场踏勘。招标文件中规定2024年9月27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事件三:五家投标人均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按照规定提交了投标文件。2024年9月29日下午3时,在当地的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公开开标。
事件四: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1人、招标人2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
【问题】
1.请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请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请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请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分享到:

上一题:案例2【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该区域为多雨潮湿地区,其结构形式如下图。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如下:表面层严格制定施工要求,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1~2遍,并紧跟摊铺机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面层施工。各层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确定相应参数。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过程,保持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工作状态稳定不变;严格要求摊铺机不在中途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按照先做构造物伸缩缝,再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结束质量检验时面层平整度不合格。项目部将20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厚改性SMA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等五个施工过程分别用:I、Ⅱ、Ⅲ、IV、V表示,并将I、Ⅱ两项划分为四个施工段①、②、③、④。I、Ⅱ两项在各个施工段上持续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而Ⅲ、IV、V不分施工段连续施工,持续时间均为一周。严格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验收,实测项目包括平整度、弯沉值、抗滑(含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渗水系数、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宽度及横坡等。【问题】1.请写出结构图中A、B、C、D代表的名称。2.请指出并改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3.试补充背景资料中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实测项目还有哪些?并指出哪些属于关键项目?4.按照项目部施工进度安排,则工期为多少天?并绘制出横道图。 下一题:案例4【背景资料】:某隧道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了监理合同,该隧道工程洞门构造如下图所示,其中K4+430~K4+455(ZK4+440~ZK4+475)、K4+525~K4+545(ZK4+540~ZK4+565)为低瓦斯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防治瓦斯的专项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和作业要点手册等文件。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隧道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激光隧道界限测量仪测定了隧道断面的超欠挖,提出欠挖控制要求及处理措施。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等位置严禁欠挖,对于其它位置,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每1m²内欠挖面积不宜大于0.1m²。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C(mm)值;当欠挖面积及隆起较大时,采用补炮措施进行处理。针对超挖回填,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如下:(1)沿设计轮廓线的均匀超挖,有钢架时,采用喷射混凝土回填,或增大钢架支护断面尺寸,使钢架贴近开挖轮廓线,在施工二次衬砌时以二次衬砌混凝土回填;(2)对局部超挖,超挖量不超过300mm时,采用喷射混凝土回填;(3)对于边墙部位超挖,可采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回填。【问题】1.根据洞门示意图,写出洞门的形式,并指出构造物A、B的名称。2.根据背景资料,请正确排序出初期支护工序。3.事件一中,写出C的数值,还有什么部位严禁欠挖,采用补炮措施有何影响?4.事件一中,请逐条判断超挖处理措施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相关试题
重要提醒
检测到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
请重新登录
退出登录重新登录